Monday, January 25, 2010

发现:Youtube 里的我们

哇,科技发达果然是发达。
嘿嘿,看看有没有你在里边。
我知道我在7分35秒出现咯! 呵呵。。。





......我们这些可爱的juniors......



p/s: 我开始对‘labels' 放什么才好有点迷茫了。有没有什么好建议? *pouts.

Monday, December 21, 2009

近况:我们都在哪里

嘿嘿。。。别以为这里静悄悄的就不会再出现什么劲爆的新闻。现在就来个同学最新消息的阿布达德吧!(update)

琴妹妹遇上朗
娴妹妹去做记者大人啦
我们的慧萍老大开书店!(http://woodsinthebooks.sg/)
晓婷妹妹做起翻译工作来
听说为炜滢也在搞翻译
玮婷小姐辞掉要高跟鞋站10多小时的展览馆工作,祝愿她早日寻到合心意的差事!
秋仪美馨在新控报业
听说子欣加入新航导控方面的工作
在银行业或保险业的有玉蜀黍、文娟眉眉。
在教育学院猛攻 pgde 准备当老师的就有美银粉芳琴佰个声霖,依桦译瑞欣芮慧敏起慧志豪美霞,韦骏泽雄汉远丽清嘉慧美慧嘉蕴冰莹美莹,艺萍幸wen秀环崇龄,郁芬新颖素如薪安欣敏。足足31位华文老师--30中学 1小学 。
还有还有,钧佩蓓思正在实习,尝试教书,相信很快的就是31+2 位华文老师!
还有还有,在新成立的华文教研中心(SCCL)劳神的有溆渝honghui?等等(呃有在看这部落格的同学请帮忙补充哦哦)

哦~我们这一班~

Thursday, September 24, 2009

我们上报了:就业状况

主页 » 南苑 » Vol 16 No 3 » Article
新闻 南苑
首届中文系毕业生 应该何去何从?
陈婧●报道
首届南大中文系学生毕业不到3个月,大多已经顺利就业。
和以往的趋势一样,大部分中文系毕业生还是在教育领域和媒体行业发展。
但是,也有一些“异于传统”的毕业生另辟蹊径,挑战其他领域。
根据学生事务处(Student Affairs Office)的调查,65名中文系毕业生中大多
已经就业。
认为自己不适合教师职业的李玮婷(23岁)在找工作时先后申请了家具公司、服装公司和画廊的工作。其中,画廊老板得知她来自中文系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:“那你的英文是不是不太好?”
当李玮婷透露自己也副修翻译,中英语都有一定的水准后,对方的顾虑才消除。
李玮婷所任职的画廊经常引进中国画家的画作,由于她对画作的时代背景
首批65名中文系毕业生大多已找到工作,其中除了较受落的教育与媒
域之外,部分学生选择另辟蹊径,挑战一些较为”冷门“的行业。
照片|受访者提供
和文化内涵相当了解,她在向客户介绍和解释时便格外得心应手。
毕业生庄慧君(23岁)由于一直以来对市场营销就有兴趣,因此也选择跳脱主流的就业趋势,申请到银行就职。
在花旗银行从事市场调查工作的庄慧君说:“虽然媒体与政府一直不断提倡与推广中文,但本地的公司对聘请中文系的学生仍有所保留。
“我们的课程重点是在人文基础的培养,而不是训练他们为了未来的职业做训练。”
柯思仁副教授中文系代主任
她补充:“中文系的学生往往不会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。”
庄慧君也指出,跨国公司比较开通,不像大多本地公司一样以文凭取人,因此她才有幸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。
她认为中文系的专业知识虽然与自己的职业没有直接关联,但大学4年培养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。
针对雇主对中文系毕业生所存有的主观意识,中文系代主任柯思仁副教授认为,毕业生应该努力向未来雇主证明自己的实力。
柯副教授说:“我想本地雇主会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既定印象。就像我们的同学去实习时,雇主也对他们的表现赞不绝口。”
现今中文系课程内容较为广泛
据历史资料显示,本地在1980年进行大学教育整合,南洋大学并入了当时的新加坡大学,成为今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,南大中文系也随之走入历史。
直至6年前,南洋理工大学才正式成立人文学院,当中包括全新的南大中文系。
尽管面对成见,南大中文系独特的课程设计仍提升了文凭价值,使毕业生求职时更具竞争力。
毕业自南洋大学中文系的国会议员刘程强指出,与当年南洋大学的中文系相比,今日的南大中文系所提供的课程选择不仅比以往多,还包含了许多新领域,与时并进。
刘程强说:“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其对新加坡的重要性越来越大,加上目前中文系毕业的学生都兼通双语,中文系毕业生所能服务与做出贡献的领域也随之扩大。”
但也有校友认为,相较于更注重学术研究的国大中文系课程,本校在内容深度上还有待提升。
毕业自南洋大学中文系的资深华文教育工作者余平光说:“现在的课程比较泛,较讲求实用性,就不够专,应该加重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科目的分量,才能吸引新马港台大陆的学生前来就读。”
中文系重人文培养 非职业培训
不少毕业生认为,除了选修本科课程,中文系学生应该选修其他课程。
在新加坡报业控股文化产业部担任助理编辑的黎秋仪(23岁)说:“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,假期多打工,参加交流活动,都能帮助自己积累宝贵的经验。”
毕业生蔡竺耘(23岁)则指出,由于中文系课程并不包括实习计划,学生们需要自己更努力争取实习机会,累积一些工作经验。
部分学生呼吁,文学院应以工程系的学期实习计划为借鉴,代主任柯副教授则持不同态度。
他说:“我不认为人文学院有这样做的必要。我们的课程重点是在人文基础的培养,而不是训练他们为了未来的职业做训练。”
柯副教授认为,相对的,中文系更鼓励学生参加交流计划(INSTEP),平均每年就有30%的中文系学生赴海外交流。
他指出,学生应把握大学期间能出国游学机会,体验不同的人文气息。
他说:“这跟工作不同,工作是要做一辈子的,为什么要那么急呢?”

Copyright © The Nanyang Chronicle 2009.

Sunday, July 26, 2009

Graduation Song Class 2009

http://songsiwrite.com/media.asp?id=songs-5162

词/ 粉 曲/银
那年我們曾經說過的理想那年的挫敗和感傷
你笑述说 蟑螂的精神
我說 低俗的詩人

如今我們个个戴著四方帽
成為社會的新人
無論以後 我們怎麼走
請記現在的感動

老師 同学
謝謝你們的教誨
雖然我也常常偷蹺課
然後猛發你email

同學 朋友 
一起走過的歲月
若有一天你想要放棄
請記现在的誓言
若有一天你想要放棄
請記现在的誓言


有感:谢师宴和毕业典礼以后

从2009年7月23日的这一天下午开始,一直到现在,还是回不过神来。。。脑海的汹涌、思绪的澎湃、心情的潮起潮落

这真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毕业。

Monday, March 30, 2009

请注意:关于我们的毕业刊

大家好!恭喜大家跨过了论文这一关,希望各位已经恢复元气和笑容了!
我在这里就稍微罗嗦一下,向大家报告我们的毕业刊的一些进展,然后请大家帮帮忙,配合我们拟下的时间表,把各自的资料传回给我们。谢谢!


1. 我们几个臭皮匠在上个学期组成了毕业刊筹委小组(请看NTU EMAIL),也向柯老师和游老师(协助我们和系上联系的负责老师)报备了我们有意出版毕业刊的事项。
让我们很开心的是,系上也协助我们向学院申请出版经费。如果申请成功,就可以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了。
随后,我们也根据要求呈上申请书、计划书和印刷费的报价表。目前,我们还在等系上给我们答案。
所以,我们无法在此时确定,是否需要大家掏腰包,如果需要的话,会是什么数目。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会尽力的把成本控制在每本30元以下。

希望大家愿意支持这本属于我们的毕业刊。如果有哪一位同学有想法或意见的话,请电邮到
ntuzhongwenxiclass0809@gmail.com

如果大家没意见的话,我们就会预算每个人会愿意付出一本毕业刊的费用,随后再通知大家确切的金额和收钱的方式。
如果你想要订超过一本的话,也请在15/4/2009 之前发电邮通知我们。

目前,我们需要大家帮忙,准时交上资料。我们会在5月开工进行编辑和排版,计划在毕业典礼时把毕业刊交到大家的手中。

我们在去年12月是曾经向大家发出一封收集资料的电邮,只有少数同学回覆,本来是以为大家在忙着论文所以没回应。
但是,最近才有许多同学反映不知道有这一封电邮,才发现联络表上的电邮有误差。各位,很抱歉!我们处理不当,导致沟通出现了落差。

2. 说了是我们的毕业刊,我们每一位当然都是主角啦!
所以,恳请大家务必文本细读以下的内容,记得在截稿日期前把你的资料电邮给我们,这对我们的工作进展是很重要的。拜托啦!
个人项目、资料方面,请大家提供以下内容:
1.)自我简介 (如性格想法、专业组别、口头禅、最喜欢/影响你/印象深刻的一句话)
2.)个人生活照 (格式:.jpg, .tiff, file size 500b-1Mb)
3) 毕业感言 (500-900字,四年来的感想,对南大中文系经验,人,事,物)
4)通讯资料 (地址,电话号码,msn,电邮 (请提供最常用的,接下来我们会通过这个电邮联络你))
请大家在 15/4/2009 之前,将以上4项电邮到
ntuzhongwenxiclass0809@gmail.com ,在subject 栏目注明:毕业刊个人资料。
我们了解大家应该是在忙最后的报告或是很快就要准备考试了。
但是,我们担心大家在考试后就会有各自的计划如出国旅行,而无法联络上每一位同学和收齐资料,我们在5月就无法进行编辑工作,耽误到6月就太迟了。
所以,请大家体谅我们所定下的日期。


3. 除了以上的个人资料以外,我们希望各位同学可以提供意见和投稿,让我们的毕业刊真正属于大家,收集了大家的心思,想法,经验和记忆的。请大家务必踊跃回应。
我们很希望把所收到的材料纳入书中,但是,唯一担心的是无法负担印刷费的成本。
所以,我们编委会可能会进行筛选。而无法印刷形式出版的材料,我们会收录在DVD里。
A)毕业刊主题(基调:温暖的回忆)
B)考试用的A4手抄纸(建议扫描后呈上,格式为JPEG,最少3百万像素(300dpi)或是 500B-1MB)
C)师长经典名句
D)体现南大空间幻化的照片(如图书馆、人文学院大楼、宿舍、食堂等,建议可为照片来点叙述)
E)交换学生的经验(500-700字,建议在文字内容里写明年度和学段,提供一桢玉照)
F)印象深刻的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(300字以内)
G)系上活动照(建议以几行文字说明照片内容)
H)文学作品(如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文学赏析等,格式:word doc.)
请把要投稿的内容输入附件 CHINESE YR BK-info submission by。
关于这一部分,请大家在 1/5/2009 之前,电邮到
ntuzhongwenxiclass0809@gmail.com, 在subject 栏目注明:毕业刊投稿。

谢谢!也祝大家 考试顺利,身体健康!

慧萍